日前,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信息协会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城市数字治理报告(2020)》。这是国内研究机构首次从数字治理指数角度对城市发展水平进行考察。报告显示,杭州、深圳、北京、上海、武汉、广州、郑州、苏州、东莞、西安位列前十。值得关注的是,医药产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数字化驱动是大势所趋。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创新成本高、投资风险大、研发周期长等特点。发达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经验表明,随着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团队的小型化,大规模的协同发展是必然路径,而产业数字化是实现产业链高效协同的基础。只有通过产业数字化,不断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效率和市场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才能在企业缩小组织规模的同时,突破组织边界、快捷高效地通过产业链获得所需的资源与服务。在业界看来,医药产业在数字化升级上仍面临不少痛点。“当前各政府部门间数据融合不足,产业的数字化程度不深,从‘政务’到‘产业’的数据平台和数据通道尚未形成,无法在常态数据监测、产业拐点研判、产业风险防范、产业阶段评估方面做到精准的产业管理,无法形成协同一致的‘指挥棒’,极大地影响产业链上下游供需的匹配效率。火石创始人兼CEO杨红飞认为,从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可以看出,生产企业的产能、库存等信息未实现数字化,导致物资供需信息不对称,影响大规模医疗物资生产和调配的效率,无法满足国家从急到缓、从重到轻的精准化物资统筹管理需求。和城市一样,产业也需要一颗“大脑”以加速数字化进程。值得关注的是,疫情之下,国家高度重视生物安全战略,生命健康产业补齐“高端可控”的短板,创造“赛道抢跑”的优势,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医药产业的创新主体正在转换,创新模式从大企业主导的“闭环式创新”,转变为中小企业支撑的“开放式创新”,中小创新企业的成长生态,成为决定产业长远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目前,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城市都走在新型产业治理的探索之路上。浙江、江西、湖南等多个省市都在落实产业发展“链长制”,每一条主要产业链均由主要领导挂帅。数据无法支撑决策、产业监测没有工具、企业培育缺少手段,成为链长制实施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在新形势和新基建背景下,如何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解决医药产业乃至全产业数字化的痛点,为“链长”对产业链的洞察分析和指挥决策赋能,如何发挥出“链长制”的真正优势,实现产业链的“创新提质、降本增效”?杨红飞表示,我们认为需要以产业数字化为基础,实现分析智能化、决策精准化和服务专业化。对此,火石创造从基于数据的产业洞察和顶层设计,到基于园企数字化画像的招商选址精准匹配,从而加速产业集聚,再到基于企业数字化画像的专业服务精准匹配,构建了全新的数据驱动产业发展模式,助力产业发展更加精准、有效、合理,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火石创造的产业大脑以产业数字化为基础,打造了以产业大数据为基础的“产业治理”和“创新服务”基础设施,是“产业链现代化、产业基础高级化”的重要落地路径。“给产业装上一颗大脑,这将是每一个区域发展产业的必备设施。”。在杨红飞看来,“数字化转型有利于医药行业逐步形成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创新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对于解决产业发展痛点问题,促进创业投资、资源优化配置和专业化分工协作,推进共性关键技术的开发、转移与应用,实现产业发展目标具有重要作用。”而产业大脑实现了产业要素“全面监测”、产业瓶颈“智能分析”和产业服务“精准治理”,不仅为“建集群、强链条”和产业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还通过企业画像评价企业发展潜力、跟踪发展动态,为培育优质潜力企业提供数据支撑。我国正进入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攻坚期,亟需更加精准、有效、合理的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杨红飞表示,火石已走过5年“产业数字化”的实践历程,产业大脑是产业数字化的具体形态。迄今,公司已成功服务北京、上海、广州等 20 多个核心城市,以及中关村生命园、苏州工业园、上海浦东新区、成都高新区等 150余个生命健康产业园区和数万家企业,承建有北京市、大兴、中发展等多个产业大脑项目。火石创造将持续探索数据驱动的产业发展模式,一方面通过“产业大脑”帮助政府实现产业链现代化和产业基础高级化,另一方面将持续深耕生命健康产业,建设和运营产业互联网平台,帮助生命健康企业实现创新提质和降本增效。
本文来源:医药经济报,已获转发授权。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引用须注明出处。